最新上架
更多- 星海SMBJ系列TVS二极管:如何为USB数据线接口筑牢安全防线?
- 新洁能NCEP0178AK:4.5mΩ“隐形画笔”在车载照明里勾勒0.1°精准光束
- 国巨PT2010与PT2512系列高精度电流感测电阻的参数对比与应用场景
- 力芯微线性稳压器ET515DXXYB/ET5904/ET5914/ET5907:为手机摄像头定制的高效多路LDO
- 点亮智能电网新未来:宏齐光0603-0.4系列LED赋能智慧照明
- 工业物联网“芯”引擎:麦斯塔MST8011AC-72系列晶振赋能智慧工厂
- 工程师的“新宠”:TC德昌开关二极管SOT-123系列如何让DC-DC转换器“稳如泰山”
- 君耀1.5KE-AT系列——车规级1500W瞬态电压抑制器
- 中科芯车规级MCU -- CKS32K系列CKS32K144/146/148芯片选型资料
- 光颉科技AS系列抗硫化电阻:高硫环境下的电子可靠性保障
新洁能NCEP0178AK:4.5mΩ“隐形画笔”在车载照明里勾勒0.1°精准光束
在汽车行驶的夜晚,一束束精准的灯光划破黑暗,为驾驶者照亮前行的道路,这背后离不开高性能的车载照明系统。而新洁能NCEP0178AK:4.5mΩ“隐形画笔”,作为一款P沟道增强型功率MOSFET,正以其卓越的性能,在车载照明里勾勒0.1°精准光束。
低导通电阻:4.5mΩ的极致节能
NCEP0178AK的核心优势之一是其极低的导通电阻,仅为4.5mΩ。这意味着在电流通过时,能量损耗极小,从而显著提高了车载照明系统的能效。在汽车的生命周期中,这种节能效果不仅能降低能耗成本,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,符合现代汽车对绿色节能的追求。
精准光束控制:0.1°的极致精度
在车载照明中,精准的光束控制至关重要。NCEP0178AK的低导通电阻和快速开关特性,使其能够精确地控制LED灯的亮度和角度。而且对于车载LED照明系统来说,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能效,还能显著降低系统发热量。再通过精确的PWM调光技术,NCEP0178AK可以实现0.1°的光束精度,确保光线能够精准地照射到需要的位置,同时避免对其他车辆和行人造成眩光。
高可靠性:车规级品质保障
NCEP0178AK采用TO-263封装,具有高散热性能和高可靠性,同时这种紧凑的封装形式还非常节省空间。在车载照明系统中,空间往往非常有限,紧凑的封装使得NCEP0178AK能够轻松集成到各种照明模块中,无论是前大灯、尾灯还是车内照明系统。此外,其灵活的引脚设计和低电感特性,使得工程师能够根据具体需求进行优化设计,实现最佳的照明效果。
而且它能够承受高达12V的电压,并在-40℃至150℃的宽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。这种高可靠性使其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,确保车载照明系统在极端天气和复杂路况下依然能够稳定运行。
快速开关特性:无延迟的光速响应
NCEP0178AK的快速开关特性使其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从关闭到全亮的切换,响应时间仅为1ms。这种快速响应能力对于汽车的动态照明系统至关重要,例如在紧急制动或转向时,能够瞬间提供足够的照明,确保驾驶安全。
技术参数
参数名称 | 参数值 |
---|---|
型号 | NCEP0178AK |
封装 | TO-252-2(DPAK) |
漏源电压(Vdss) | 100V |
连续漏极电流(Id) | 78A |
导通电阻(RDS(on)) | 4.5mΩ@4.5V,7.2mΩ@10V |
栅极电荷(Qg) | 65nC@10V |
输入电容(Ciss) | 5.48nF |
反向传输电容(Crss) | 30pF |
输出电容(Coss) | 425pF |
阈值电压(Vgs(th)) | 2.2V@250uA |
工作温度范围(Tj) | -55℃~+175℃ |
耗散功率(Pd) | 125W |
应用场景
矩阵式大灯:NCEP0178AK的低导通电阻和快速开关特性使其能够精准控制LED灯珠的开关状态,实现微秒级的响应速度,适用于矩阵式大灯的动态光束控制。
日间行车灯(DRL):其高可靠性和低功耗特性使其适用于日间行车灯,确保在长时间工作时保持稳定。
雾灯和转向灯:NCEP0178AK能够在极端工况下稳定工作,适用于雾灯和转向灯的高效驱动。
NCEP0178AK能够精确控制每个LED灯珠的亮度和角度,实现复杂的光束图案和动态照明效果。通过与传感器和控制器的协同工作,NCEP0178AK能够根据路况和环境自动调整光束,为驾驶者提供最佳的照明效果。
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,车载照明系统也在不断升级。NCEP0178AK凭借其低导通电阻、高可靠性和快速开关特性,将成为未来智能照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不仅能够提供精准的光束控制,还能与其他智能系统无缝对接,实现更高效、更安全的驾驶体验。
新洁能NCEP0178AK,以其4.5mΩ的低导通电阻和精准光束控制能力,正在重新定义车载照明的未来。它不仅是汽车照明系统中的“隐形画笔”,更是智能驾驶时代不可或缺的基石。